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总裁培训讲师张学宁老兵授课怎么样

发表时间:2025-07-16 13:54:40

营销不是把东西卖出去,而是把“为什么需要”种进人的潜意识。真正的方案从来不是PPT,而是一场持续的心理建设:先让需求存在,再让产品成为答案。在信息洪水中,消费者每天被三万条消息冲刷,能留下痕迹的,不是分贝的,而是恰好嵌进他生活缝隙的那一句。于是,所有营销的原点变成一句极轻的提问:“此刻,你在担心什么?”答案越具体,方案越锋利。担心明天会议冷场的人,会为一支录音笔付费;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的人,会为一套早教课程抵押信用卡;担心30岁还没有“代表作”的人,会为一次付费社群掏空年终奖。需求从来不是被发现,而是被发明,发明需求的人,同时发明了焦虑,也发明了缓解焦虑的仪式。

仪式需要舞台。过去,舞台是央视黄金时段;后来,是首页焦点图;现在,是屏幕亮起的0.5秒。注意力成为最硬的通货,它的汇率由算法决定。算法不识别“好”,只识别“停留时长”。于是,所有内容开始反向设计:15秒内必须出现钩子,3分钟内必须制造反转,结尾必须留下悬念。但算背叛,当所有人都在尖叫时,安静反而成了稀缺。有人开始反其道而行:直播间里不开美颜,短里不加字幕,海报上只有一句手写体“如果你也讨厌被推销”。沉默像磁铁,吸来同类。批被吸来的人,成为种子用户,他们的不是出于利益,而是出于认同。认同的本质是“终于有人替我说出了我不敢说的话”,这句话一旦出口,品牌就不再是商家,而是代言人。代言人不需要流量扶持,它需要立场锋利。

锋利需要代价。代价不是预算,而是选择。选择站在谁的对立面,比选择站在谁的身边更重要。新能源汽车围攻燃油车,用的不是续航数据,而是“旧世界尾气”;植物肉围剿传统肉业,用的不是蛋白质比例,而是“屠宰场的沉默尖叫”;无糖饮料颠覆可乐,用的不是热量表,而是“糖瘾的羞耻”。对立越尖锐,记忆越深刻。但尖锐不能持续,否则会变成噪音。聪明的营销会在对立之后,迅速给出和解方案:不是“消灭旧世界”,而是“给旧世界一个体面的葬礼”。葬礼需要仪式感,于是有了“一杯全糖可乐挑战”“燃油车末日公路旅行”等话题。用户在参与仪式时,完成了一次自我切割:告别过去的自己,拥抱新的身份。身份转换的瞬间,价格敏感度降到,因为付费不是购买商品,而是购买“成为谁”的门票。

门票需要检票口。过去,检票口是收银台;现在,是朋友圈九宫格。用户自发晒图,等于帮品牌完成二次背书。但晒图需要“可晒性”:产品必须自带社交货币。社交货币有三种面值:炫耀面值(我比你先拥有)、共鸣面值(原来你也这样)、参与面值(我也能参与创造)。星巴克猫爪杯靠炫耀面值出圈;网易云乐评地铁靠共鸣面值刷屏;蜜雪冰城主题曲靠参与面值二创疯传。面值越高,流通越快。但面值会磨损,当同款泛滥时,炫耀贬值;当情绪泛滥时,共鸣疲劳;当模板泛滥时,参与沦为跟风。磨损的解药是“限时、、限地”。限时制造紧迫感,制造稀缺感,限地制造朝圣感。三者叠加,把消费行为变成一次小型朝圣,朝圣者甘愿排队三小时,只为在朋友圈发布“此刻,我在这里”。


联系我们

微信咨询

fm0645

邮箱咨询

3113995028@qq.com

公众号
微信号
鄂ICP备19010743号-2 ©2025 优企猎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