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总裁培训讲师张学宁老兵内容有哪些

发表时间:2025-07-18 10:41:26

大宗商品的营销从来不是简单的“把货卖出去”,它是一场在宏观周期、微观机制、人性博弈和数字技术之间来回摆动的长期角力。过去的十年里,中国大宗企业靠着资源红利、规模效应和关系网络一路狂奔,如今却集体站在一个分水岭上:上游矿端的价格像过山车,下游终端的需求被切成碎片,中间同质化产品潮水般涌来,过去“拼胆量、拼价格、拼关系”的老三样打法,边际效应迅速衰减,甚至开始反噬利润。市场不再奖励粗放,而是奖励精准、奖励效率、奖励能够穿越周期的体系化能力。换句话说,当增量市场消失,存量博弈成为新常态,营销能力就从“配套职能”上升为“战略杠杆”,成为企业活下去、甚至活得更好的抓手。

罗兰贝格的调研显示,那些率先完成营销体系升级的大宗企业,仅通过精准营销就能额外提升3%—10%的净利润;若进一步转型为“解决方案提供商”,则可撬动5%—20%的第二增长曲线。这组数字背后,隐藏的是一条从“经验销售”到“数据决策”、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集团军作战”、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”的惊险一跃。要完成这一跃,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现实:大宗商品的B2B营销,比消费品复杂得多。消费品可以用一句广告语点燃情绪,而大宗品面对的是专业采购、期货套保、供应链金融、厂库物流、政府监管等多维变量,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,都会导致“低价签单、高价履约”的灾难。因此,营销升级的步,是构建一张覆盖市场、客户、定价、渠道、风控的“数字作战地图”。

市场端,用高频数据追踪全球矿山的产量、海运的堵港、下游开工率、港口库存的边际变化,把过去“拍脑袋”的价格预判变成可回测的量化模型;,用RFM和CLV模型把上千家下游工厂切成战略客户、利润客户、流量客户、风险客户四类,匹配差异化的拜访频次、账期政策和技术服务;定价端,放弃“成本+毛利”的线性逻辑,改用动态定价算法,把基差、汇率、运费、资金成本、竞品报价全部塞进模型,实时生成“一单一价”;渠道端,打破“工厂—贸易商—次终端—终端”冗长链条,用数字仓单、厂库直送、期现基差贸易缩短交易路径,降低20%—40%的渠道费用;风控端,把合同、发票、提单、质检报告、物流轨迹全部上链,用智能合约自动触发付款、开票、提货,杜绝“一货多卖”“空单套保”等灰犀牛风险。这套体系一旦跑通,企业就不再是被动地“追市场”,而是主动“造节奏”。

有了地图,还要有能打仗的部队。过去大宗行业的销售,往往是一个人扛几千万吨指标,靠海量酒局和私人关系换订单;今天,这种“个人英雄主义”正在成为组织能力的瓶颈。真正的升级,是把销售拆成前台、中台、后台三条线:前台是“客户小组”,由客户经理+期货研究员+物流专员+技术工程师组成,对客户进行“一企一策”的联合攻坚;中台是“策略大脑”,由数据分析师、行业研究员、定价算法工程师组成,每天输出《市场早读》《基差》《客户健康度预警》;后台是“共享服务中心”,把合同审批、授信评估、物流调度、资金结算全部标准化、自动化,让前台专注于高决策。


联系我们

微信咨询

fm0645

邮箱咨询

3113995028@qq.com

公众号
微信号
鄂ICP备19010743号-2 ©2025 优企猎客